DSC06980  

這本書是一位網友介紹而讓我興起翻閱的想法。

在三年前由Francine Prose整理寫作而成。

翻譯是由何珮樺小姐。

他主要是在介紹這位名為 Caravaggio

這位在巴洛克時期的畫家。

他的一生過的爭議非凡。

作者是一位《華爾街日報》藝術評論家作家Prose編寫寫作而成。

在這一本書他描述著在巴洛克時期的羅馬地區生存這這麼一位敢於表現的畫家。

Caravaggio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名了。

那時候的女性大多以妓女為居多,

相對的,男同性戀也在於不少數。

只是在當時流行的男同性戀大概要相差二三十歲才有那個fu。

當然,Caravaggio也是男同性戀的一員。

如果年紀相仿又是兩個男性在一起的話,

在當時是非常不恥而且犯法的,

被發現以及抓到的人都要被示眾展殺小雞雞以及當事人。

所幸caravaggio成名之後受到主教以及贊助者的癖護,

但他同時也是街頭流氓,也是個有作為的畫家。

他生性非常的衝動暴躁,卻也非常的競業。

在當時其他畫家可能每個都把贊助人訂的畫作擱置著好幾個月好幾年,

然後花天酒地樣樣來,

而他卻不會。

他很準時的將自己的畫作完成,有自己所傭有的對藝術的堅持。

可惜他的個性導致他終其一生無法安穩平靜的過日子。

享年三十九歲。

他一直不斷的流亡著,到處被追殺著,

甚至在死前也驚恐著。

如此的他在畫作裡也展現出他的內心。

死時也是大家所爭論的話題。

他的畫常常反映自己的心境和處境,

這本傳記裡面則滿滿的細心的寫了一切。

這一生,

Caravaggio是如何渡過他的一生。

雖然他的畫作在當時並不輔合,

但是卻也是個不得了的藝術創作。

他畫作的不是有錢人,

或是那些讓人民瞻仰的人。

他的畫裡面常常出現的是街頭男孩,妓女,窮人,長者,

雖然不被同輩接受,

卻為後代藝術家留下深刻的革命性影響。

在跨越許多世紀以後,

他的畫作仍然可以顫動觀者的感官或心靈,

依然清晰可聞。

要喜歡Caravaggio,如同書中所說。

我們得先接受一個前提:

『天使與惡魔,性,暴力與上帝,可輕易並存於同一戲劇場面、同一幅畫、同一個畫家身上。』

就如書本中一剛開始所提到的,
他死的時候三十九歲,
死因是所有種種自己所引起的躁鬱症。
他生命中最後四年流亡在外而且四處逃亡。
他也相信仇敵正在逼近,
正打算殺害他。
而他也剛好覺得自己正在為了成名作畫而苟且偷生著。
老實說我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
我的第一直覺是被別人陷害的。
不過…..
是為了什麼呢?
他是當時羅馬最出名、最搶手、薪資最高的畫家之一。
我覺得身為藝術家。
最忌諱的應該就是驕傲吧。
還有自己本身的情緒管理問題也很重要。
他自從二十歲開始成名之後,
事情層出不窮。

但是,
為什麼只有他?
每個地方在他開始成名之後,
馬上開始惹出一大堆事端。
其實所有重點都在前頭。
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敘述那發生的過程。
他的成名的這十九年來。
除了到處逃亡還是逃亡。
或許也曾經渡過幸福安穩的生活。
但是作者知道這樣的生活過得並不長久。
因為caravaggio似乎不太喜歡安靜平穩的生活。
當他在羅馬發生謀殺案後逃往他的一位贊助者的居住下尋求保護。
但不久後,
他還是離開了這一個安靜平穩的地方。
作者訴說著這位偉大畫家似乎覺得,
羅馬的戰神廣神混亂的街頭生活、酒館、妓院、結夥鬥毆,
以及他這一生最重視的事情:『與其他藝術家做激烈的競爭』。
這些事情似乎遠比那一些平靜安穩的生活來的更重要。
看了他的作案紀錄之後。
老實說我第一個反應是覺得很奇怪。
因為並沒有訴說他有精神病前科。

而且,
他是一位很敬業的畫家。
當大家正在花天酒地的時候。
他正在努力的為『贊助者』作畫著。
重點是在他逃亡的期間。
購買他的作品的人,
其實還是有的。
他的畫是很完美而且有意境的。
只是脾氣暴躁了點。
從他的畫中作品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他這十幾年來的內心。
從競爭心態轉至為恐慌死亡。
我並不覺得恐慌死亡是這位作畫者想要的。
他想要的或許只是讓自己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位。
恐慌死亡卻讓我覺得是別人撲下來的陷阱。

一剛開始先給他甜頭,
到後來再讓他來個痛不欲生。

其實這是一本很引人省思的傳記。

在我們人的一生中。
我們該如何去選擇過我們的一生,
其實很重要。
我們該怎麼去學習待人處事,
其實很重要。
不管是感情上的『寧缺勿濫』。
或是學業工作上的『寧當白紙』。
我並不覺得人一生渺渺小小的渡過有什麼不好。

還記得高中陳瑞旭主任在集會時對著大家這麼喊過:
『人吼,就是要給我當那一顆顆的小草,你如果想給我當那顆長的最高的小草,你皮就給我繃緊一點。』

很多時候會讓我覺得。
身邊有很多人、或是書籍的出版。
跟我們訴說著這條路不可行,
為人處世不可以如此不恭,

 

很多事情輾轉的思考之後。

我會發覺,
當我們遇到事情之後,
何嘗不是如此?

但是,

 

如果因為這樣就害怕向前了,
那我們怎麼會知道那樣的感覺是如何?


就像caravaggio一樣,

 

他一剛開始因為自己過人的藝術天分而驕傲著。
如果他不這麼驕傲,
他後來為什麼會被整到精神衰弱?

而最重要的是,

 

後來的他是否改過了,

以此為戒了?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小人就是你的貴人』。

 

仔細思考之後,

 

何嘗不是如此?

 

因為我們總是習慣著好人當隨便,

 

無私的付出是應該的,

 

所以別人只好用這種方法來警戒你,

『收斂一下,你這樣會得罪別人。』

不改,衰的就是自己本身。

驕傲很好改變,

只是當人一直都試圖站在最高點的時候,
往往會拉不下臉來與別人方享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想,


 

這或許是我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個念頭與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